本次研究的足跡石板。(圖片來自:Grzegorz Niedzwiedzki)
這項發(fā)現迄今最早爬行動物足印的研究結果揭示,羊膜動物的起源比之前認為的更早,四足動物登陸陸地的適應速度或比以前認為的更快。
該論文介紹,陸棲動物演化的重要一步是有四肢的生物(名為四足動物)從海洋爬上了陸地,羊膜動物(如今包含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是這一歷程的關鍵點,因為它們是演化后能在陸地上繁殖的唯一四足動物種群,這也使它們成為了真正的陸棲動物。
研究人員對本次研究足跡石板的足印予以突出顯示:前腳印顯示為黃色,后腳印顯示為藍色。(圖片來自:Grzegorz Niedzwiedzki)
此前已知最早的羊膜動物身體化石和軌跡,被追溯至約3.2億年前,說明羊膜動物在四足動物首次離開海水后可能又演化了9000萬年。在本項研究中,論文通訊作者、瑞典烏普薩拉大學Per E. Ahlberg和澳大利亞合作者發(fā)現的足印,則對傳統(tǒng)的觀點提出了挑戰(zhàn)。
這次的足跡發(fā)現于從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雪原組出土的一塊巖石,該巖石可追溯至3.56億年前。論文作者表示,一共發(fā)現了兩組足跡,似乎都來自同一個動物。這些足跡上的爪印顯示它們是由一個羊膜動物留下,這比之前已知的羊膜動物足印和身體化石還早了約4000萬年。
通過將前后足印間的距離與足印形狀類似的現代巨蜥的足印距離進行對比推斷,論文作者估計這個古代羊膜動物可能長約80厘米,但他們強調該動物的具體大小依然未知。
本次研究的足印制造者羊膜動物的藝術復原圖。Marcin Ambrozik 繪制
論文作者認為,這些發(fā)現表明,現代羊膜動物的共同祖先可能在泥盆紀/石炭紀交界(約3.59億年前)時就已存在,且四足動物冠群節(jié)點(合并現代兩棲動物和羊膜動物譜系)出現在上泥盆統(tǒng)早期(約3.8億年前)。
論文作者總結說,該推斷如果屬實,那么四足動物從水棲生物演化到完全在陸地生活的生物的速度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快。
關鍵詞:
凡注有"環(huán)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huán)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huán)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huán)球傳媒網",并保留"環(huán)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焦點
- 來伊份:已下架涉事批次蜜棗粽產品,消費者可獲額外補償,取得實物后進一步分析
- 中消協(xié)發(fā)布“五一”輿情報告 四方面維權訴求較為集中
- 吉良吉影為你點贊是什么意思?吉良吉影為你點贊是什么梗?
- 打造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 戶外產業(yè)蓬勃發(fā)展
- 浙江強鎮(zhèn)觀察:“老產業(yè)”技術追“新”激發(fā)鎮(zhèn)域活力
- 湖南暢通“政策紅利+信用資產”雙向轉化通道 協(xié)力穩(wěn)外貿
- 金價實時行情怎么樣?金價實時行情介紹
- 今天起,100天變瘦不是夢!新華網“國民百日輕體計劃”正式啟動
- 高培勇:中國資本市場的發(fā)展應將預期因素全面納入分析和監(jiān)測體系
- 4月中國CPI環(huán)比由降轉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