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正積極推進“阿爾特彌斯”(Artemis)重返月球計劃,盡管該機構尚未發(fā)射將載著宇航員登上月球的火箭,也尚未選擇探索月球表面的宇航員,但其已經確定了宇航員將在月球上著陸的位置。
NASA于美國當?shù)貢r間周五宣布,該機構已經在月球南極選擇了13個可能的登陸區(qū)域,包括Faustini Rim A、Peak Near Shackleton、Connecting Ridge、Connecting Ridge Extension、de Gerlache Crater兩個邊緣區(qū)、de Gerlache-Kocher Massif、Haworth、Malapert Massif、Leibnitz Beta Plateau、Nobile Crater的兩個邊緣區(qū)以及Amundsen Rim。
NASA此前已經宣布將在月球南極登陸。但該機構周五表示,之所以選擇這些特定地點,是因為它們屬于安全著陸點,足夠靠近永久陰影區(qū)域,宇航員可以在那里進行月球漫步。這些地點都在南緯六度的范圍內,距離阿波羅登月中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其他宇航員探索的區(qū)域很遠。
NASA計劃最早在2025年開始執(zhí)行載人登月任務,這將是自1972年阿波羅最后1次任務以來美國人首次嘗試重返月球。但與阿波羅不同的是,阿爾特彌斯計劃的目標是在月球及其周圍建立永久基地。
在周五的簡報中,NASA官員表示,他們選擇著陸點時使用了月球勘測軌道器提供的數(shù)據(jù),以及其他對月球的研究。月球勘測軌道器是無人探測器,自2009年以來始終在繪制月球表面的地圖。
NASA負責阿爾特彌斯計劃推進部門的副局長馬克·基拉西奇(Mark Kirasich)說:“選擇這些區(qū)域意味著,我們距離阿波羅以來首次讓人類重返月球又近了一大步。這將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任務,因為宇航員們將冒險進入人類以前從未探索過的黑暗區(qū)域,為未來的長期停留做準備。”
NASA還表示,這將允許宇航員“在一個不受影響的區(qū)域收集樣本并進行科學分析,從而獲得有關月球南極水冰深度、分布和組成的重要信息。”水對維持人類生存至關重要,同時由于其由氫和氧組成,也可以用于火箭推進劑。
阿波羅任務主要前往月球的赤道地區(qū),那里的日照時間很長,每個月球日長達兩周。相比之下,月球南極可能只有幾天的光照時間,這使得任務更具挑戰(zhàn)性,并限制了NASA的發(fā)射窗口。
阿爾特彌斯計劃月球科學項目負責人薩拉·諾布爾(Sarah Noble)說:“這些地點距離阿波羅探月地點很遠,現(xiàn)在我們要去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
在公布月球著陸點之際,NASA正在準備其首次阿爾特彌斯任務,目前計劃于8月29日進行。這次飛行將標志著NASA重型運載火箭“太空發(fā)射系統(tǒng)”(SLS)的首次發(fā)射,該火箭將把未搭載宇航員的“獵戶座”太空艙送入繞月軌道,執(zhí)行為期42天的任務。
本周早些時候,NASA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將SLS火箭和獵戶座飛船送上第39B發(fā)射臺。除了8月29日,9月2日和9月5日將作為備用發(fā)射窗口。
阿爾特彌斯任務經理邁克·薩拉芬(Mike Sarafin)表示,此次飛行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測試獵戶座的隔熱罩。當飛船以4萬公里時速進入地球大氣層時,隔熱罩旨在保護獵戶座和未來的宇航員免受極端溫度的影響。
此次任務結束后,四名宇航員將在2024年進行首次載人飛行。他們將繞月飛行,但不會著陸。至于首次登陸月球任務,目前暫定于2025年進行。這項任務取決于一系列因素,包括SpaceX星際飛船和火箭的開發(fā)進度,它們將在月球軌道上與獵戶座會合,然后運送宇航員往返月球表面。
NASA首席探測科學家雅各布·布萊徹(Jacob Bleacher)表示:“我感覺我們就像坐在過山車上,要穿過最高的敵方。請大家系好安全帶,我們就要去月球兜風了!”(小小)
關鍵詞: 美國宇航局 阿爾特彌斯重返月球計劃 重返月球計劃 阿爾特彌斯
凡注有"環(huán)球傳媒網(wǎng)"或電頭為"環(huán)球傳媒網(wǎng)"的稿件,均為環(huán)球傳媒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huán)球傳媒網(wǎng)",并保留"環(huán)球傳媒網(wǎng)"的電頭。
資訊
焦點
- 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再創(chuàng)近期新高 “北溪-1”天然氣管道將暫停向歐洲供氣三天
- 德國總理肖爾茨:德國將把天然氣增值稅降至7%
- 美國當周初請失業(yè)金人數(shù)低于預期 為三周來首次下降
- 歐洲電價全線創(chuàng)新高 未來一個月電價也升破500歐元關口
- 全球鋁業(yè)巨頭挪威海德魯:將于9月底關閉其位于斯洛伐克的鋁冶煉廠
- 能源危機愈演愈烈 歐洲天然氣市場一度上漲10%
- 7月日本貿易逆差創(chuàng)歷史新高 進口成本飆升!
- 8月“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經濟景氣程度繼續(xù)下行
- 不是吧!英國實際工資水平以至少20年來最快的速度下降
- 未來30年,將有超過1億美國人生活在“極熱地帶”